
明朝的皇帝中,奇葩的确实不少,这也让一些英明的君主被一些小爱好或个人行为过度放大,特别是在野史和小说家的渲染下,甚至让后人对这些皇帝产生了误解。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开创了“仁宣之治”的明宪宗朱瞻基。尽管他是明朝历史上少数几位能够稳重治国的皇帝之一,但他的某些爱好,尤其是斗蛐蛐的嗜好炒股配资开户知识网,却常常被过度解读,严重影响了他在后世的评价。
朱瞻基是永乐帝朱棣的孙子,出生时正值朱棣尚未登上帝位。朱棣做了一个梦,梦见自己的父亲朱元璋赐给他一块象征帝位的大圭,这个梦给了他足够的勇气和信心,才有了后来的靖难之役,最终成功从侄儿建文帝手中夺回了皇位。朱棣把这场胜利归功于他那时尚在襁褓中的孙儿朱瞻基,认为是这个孩子的出生带来了好运。于是,朱棣对朱瞻基极为宠爱,将他封为皇太孙。实际上,朱高炽能够成为太子,也与朱瞻基的影响分不开。 朱棣的继承人并非自己的儿子朱高炽,而是他那个年幼的孙子朱瞻基。因此炒股配资开户知识网,朱棣从朱瞻基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有意识地培养他,常常在外征战时带着他一起,亲自教导他如何治理国家,如何处理朝政。朱瞻基也没有辜负祖父的期望,他继位后,经过多年的治理,成功地将明朝打造成了一个与汉代文景之治相提并论的盛世,民生安定,国家富强。 朱瞻基最为人称道的治理能力之一就是懂得用人。以“三杨”三位大臣为代表,朱瞻基在治国理政方面表现出色,能够发现并任用人才。最为显赫的事件之一,就是他迅速平定了自己的皇叔朱高煦的叛乱,并且通过一系列手段迫使另一个皇叔朱高燧去世,从而稳定了自己的统治。 然而,朱瞻基最大的爱好之一便是斗蛐蛐,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蟋蟀。其实,斗蟋蟀在明朝并不是什么罕见的事,很多皇帝都曾有过类似的爱好。野史和民间传言却将这一爱好夸大了,甚至有说法称,朱瞻基为了挑选上好的蟋蟀,竟花费十几两黄金,亲自派人到江南去挑选。于是,一度有评论认为朱瞻基是个昏庸的皇帝,指责他将精力放在了这种“无关紧要”的事情上。但实际上,朱瞻基并没有过度沉迷于这个爱好,他并没有因此忽视国家的治理,且他还是一位治国有道的君主。只是后来的小说家和历史学者,尤其是蒲松龄等人对他进行了某些夸张和戏剧化的描写,最终使得“蟋蟀皇帝”这个标签深深地烙印在了他的历史形象上。因此,朱瞻基的真实历史贡献,常常被这些不真实的描述所掩盖。尽管他爱斗蛐蛐,但他依然是明朝历史上少数几位值得肯定的英明君主之一。
发布于:天津市天天配资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